第3章
凤城回坊,永远人潮汹涌。
坊,可追溯于唐朝,七寺十三坊,构成坊上独特的人间烟火。
麦笕街,小皮院,光明巷,庙后街,小学习巷,化觉巷。
三小时深度体验坊上小巷,各个**寺肃穆静美,孙教授举着手机,拍个不停。
穿越喧闹的商业街,生活气息扑面而来,质朴与悠闲交织融洽,走一圈就读懂凤城。
“凤城的美,不止在打卡的美食里,浸泡在市井中,才算触摸到它的血脉。”
“您合该早约我,不然带您逛西仓更好玩!五一天气好,不冷不热,您下回再来直接找我!”余欢喜时刻不忘推销。
野导风格迥异。
她的碎活儿全靠口碑,会针对客人身份,随时调整话术。
比如今天孙教授,武大搞建筑的,自然要跟他聊周围环境和风土人情。
她提前研究过,建筑行情每况愈下,武大建筑系去年特别多转专业的,所以交谈中,她尽量回避此类话题。
干一行爱两行学三行。
想知道做某件事的意义有多大,取决于事能做多大。
-
绕回大皮院。
盛志望凉皮好吃,麻酱却略咸,口味偏重,余欢喜贴心备了矿泉水,拧开递过去。
手机日程提醒回程高铁时间将近。
得去买特产了。
西羊市与北广济街十字口。
孙教授远远指着牌匾,“我也做功课了,这腊牛肉啊,非买不可!”
刘纪孝。
大名鼎鼎啊。
时近正午,腊牛肉店铺门前接踵摩肩,十几米人墙如长龙蜿蜒。
凤城素有“左手火车票,右手刘纪孝”的说法。其实,离它不远还有一家“稀糊烂”,口感差不多,网上倒不如它有名气。
“排队人太多了,怎么算肯定来不及。”
孙教授担忧不已,脚下徘徊,不忘瞅一眼余欢喜,言下之意是你看怎么办。
“包我身上!”余欢喜灿然一笑。
这才哪儿到哪儿。
它家味道不一定人人喜欢,但每逢节假日排队一定是最长的。
赶上春节,至少排俩小时起步。
但是,她有不排队的法门。
余欢喜并不着急,转脸问:“您预备买什么,腊牛肉,酱牛肉还是腱子?”
外地游客只知道要买刘纪孝,却不懂种类和具体区别。
她再次翻出准备好的图片。
“腊牛肉肥瘦相间,肉质软烂,适合老人和孩子,酱牛肉有股酱香,没有腊牛肉咸,我比较推荐腱子肉,肉质紧实,带牛筋,我一般都会买腱子肉。”
“回家切薄片,调个油泼辣子醋水做蘸料,超级好吃!”
“武汉离凤城不远,冷藏保质期三天,不抽真空带回家直接吃,味道更正宗。”
仨人站在店铺斜对面聊天。
孙教授视线始终没离开人群,“那就......腱子肉和腊牛肉各来两斤吧。”
既怕来不及,又怕买不到。
“成,您稍等。”
余欢喜拢了拢夹克衫衣领,瞄一眼队伍,径直走向旁边一个门脸。
-
不到两分钟。
“您拿好喽!”她笑眯眯回来。
两个塑料袋,其中有两包油纸包好的腊牛肉,还有一个稍大点的油纸包。
不同招牌。
“买好了?这么快?你没排队?”孙教授瞪大双眼,顺手接过袋子。
秘密。
余欢喜讳莫如深一笑,避重就轻报上总价。
孙教授转账。
“这是什么?”他妻子眼尖。
“刘家烧鸡。”
-
送孙教授夫妇上地铁,余欢喜手提烧鸡,坐上回家的六号线。
车厢尚有空位。
手机提示,收到一笔转账。
余欢喜麻利点下收款:【孙老师一路平安!凤城喜欢您再来!】
秒回。
一个玫瑰花表情,【谢谢丫头!】
切出聊天框,余欢喜点开A哥头像,转他一百块,【谢谢哥!有活儿再找我。】
片刻。
10秒语音进来。
“嗐!欢喜你太客气!孙老师走了?一切倒还挺顺利吧!那帮孙子,一听老师都不愿接,你这回可又帮了哥哥大忙。”
原来如此。
平时干8小时走2万步不过200块,这单半天300,属实捡漏。
那帮人的偏见,无非嫌教师群体抠门又较真,爱说教还颐指气使。
何必呢。
只要能挣钱,余欢喜来者不拒。
她敲下:【是我运气好。】
A哥没回复,系统显示他已收款。
介绍碎活儿得给茶水费,一二百的多少随意,并无定数,算行里潜规则。
A哥浸淫圈子久已,在凤城很有些人脉,一般由他揽活,再分派给群里其他野导们,赚个信息费。
狼多肉少。
有些不懂事、新来的,舍不得出血。
余欢喜出手大方,从不挑三拣四,因此碎活儿不断。
-
转眼到大差市站换乘。
她跟随人潮向前。
时刻表显示到站还有十二分钟。
余欢喜抓紧将今天的视频上传到洪量app,又把置顶十几个群挨个扫视一遍。
水群一天999+,根本看不完。
必得有的放矢。
野导吃瓜群众大群。
忽然。
有条消息一闪而过,夹杂在一堆闲侃中,瞬间被回复淹没,顶出好几屏之外。
关键词刺眼。
余欢喜连忙翻上去。
【有大瓜!佳途云策总经理嘎了!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