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。夏荷连忙跑进来禀报:“夫人,国公爷来了!”
赵倾洛猛地站直身子,心跳陡然加快。她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衣裙,深吸一口气,强迫自己冷静下来。
她的目光渐渐变得坚定,她绝不会让噩梦成真。即便要做个乖巧的儿媳,即便要忍受楚笒霄的冷漠,也好过重复梦中的悲剧。
门“吱呀”一声被推开,楚笒霄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。他穿着一身玄色锦袍,虽然面容清冷,但玉冠束发,眉目如画。目光淡漠地扫过屋内众人,最后落在赵倾洛身上。
梦中,她曾以为这个男人会被自己的美貌征服,会对自己百依百顺。可现实给了她沉重的一击。昨夜楚笒霄冷漠疏离的眼神,至今仍让她心有余悸。
“夫人。”楚笒霄转过身,向她微微颔首。声音清冷,不带一丝温度。
赵倾洛低下头,轻声应道:“夫君。”
她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爱过楚笒霄。从最初的感激,到后来的不甘,再到为了报复而设计陷害......这些情绪里,似乎从未有过真正的爱意。
但这已经不重要了。
重要的是,她要守住最后的尊严,保住父母的性命。即便要做个乖巧的儿媳,即便要忍受楚笒霄的冷漠,也总比重复梦中的悲剧要好。
“时辰差不多了,”他淡淡开口,“准备去给母亲敬茶吧,她已经等候多时了。”
赵倾洛点点头,背影挺得笔直,跟着他往外走。经过他身边时,她闻到了他身上那股淡淡的檀香,不由得放慢了脚步。这个男人,曾经是她最爱慕的人,可现在......
“走快些。”楚笒霄的声音从前方传来,带着一丝不耐烦。
赵倾洛咬了咬唇,加快脚步。她知道,这个男人恨她,恨她用那样卑劣的手段嫁进国公府,恨她毁了他和曲蔺之的姻缘。可她别无选择,为了改变那个可怕的未来,她必须这么做。
走廊上,阳光依旧明媚。远处的花园里,曲蔺之还在那里,被众人簇拥着说说笑笑。赵倾洛低着头,不敢去看,生怕自己会控制不住情绪。
“记住了,”楚笒霄突然停下脚步,“待会儿别出什么岔子,你自行去吧,我还有公务要处理。”
赵倾洛抬起头,正对上他冰冷的目光。她强忍着心中的酸涩,轻声应道:“我知道了。”
楚笒霄转身继续往前走,赵倾洛看着他挺拔的背影,心中却不是滋味。
但现在,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。至少,先把敬茶仪式完成,不能让楚老夫人出事。这是她唯一能做的事。
赵倾洛一行人向听雨轩走去。沿途遇到的下人们纷纷行礼,但眼中都带着异样的神色。背后他们窃窃私语,说着新婚夫人如何不检点,如何用手段逼迫国公爷成婚。
赵倾洛充耳不闻,保持着得体的微笑。这些流言蜚语在她前世就已经听过千百遍,早就习以为常。
听雨轩原本是国公府的花园,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,成了老夫人的居所。这里有一处天然池塘,与地下河相连。池塘两侧的假山形成甬道,引导着混着水汽的清风吹向厅堂,让人神清气爽。
自打老国公长眠,,老夫人便落下心疾,夜不能寐。还是靠着这里的风水之势,才渐渐好转。所以这处院子,在国公府可谓是举足轻重。
进了听雨轩,众人对这处园林颇感新奇,只有赵倾洛神色如常。她对这里再熟悉不过。在梦中,每当她与楚笒霄闹矛盾,她就会来这里发泄。
她知道楚老夫人是楚笒霄的软肋,所以故意气老夫人,只为看到楚笒霄愤怒的样子。
如今想来,她实在太过分了。楚老夫人是最无辜的。那时的她,只顾着发泄自己的不满,全然不顾及老人家的身体。每每想起,她都懊悔不已。
沿着曲折的游廊前行,夏荷和春梅看得目不暇接。游廊两侧种着各色花卉,藤蔓缠绕在雕花的柱子上,随风轻摆。远处的假山上,还有几只白鹤在悠闲踱步。
“这里可比咱们学士府气派多了。”夏荷小声感叹。
春梅连连点头:“是啊,难怪都说国公府是京都第一府邸。”
张嬷嬷听到她们的议论,不禁皱眉。这两个丫头还是太年轻,不知轻重。在这国公府,还是少说为妙。
行至正厅外,李嬷嬷突然停下脚步:“少夫人,老夫人身子不适,不喜声响。待会儿说话要轻声细语,可别惹老夫人生气。”
赵倾洛点头应是。她知道李嬷嬷这是在提醒,也是在警告。
进了正厅,果然如梦中所见,两位贵妇端坐其中。楚老夫人章氏虽未到五旬,却因操劳而显得憔悴。她紧抿着唇,眼下一片青黑,毫无喜色。
楚二夫人卫氏一身松绿色长裙配灰绿褙子,端庄优雅中透着英气。只是那眼神,恨不得将赵倾洛生吞活剥。她是楚笒霄的二婶,也是最疼爱他的长辈。
赵倾洛不为所动,恭敬行礼:“晚辈给母亲请安,婶母。”
不等楚老夫人开口,楚二夫人便冷声讥讽:“倒是会装模作样。我当陷害笒霄的是什么妖女,原来还懂规矩?赵小姐这般标致,何必用这种下作手段?”
夏荷和春梅听了这话,气得脸都红了。她们家小姐何时陷害过谁?分明是国公爷自己醉酒闯入小姐闺房,现在反倒怪起小姐来了?
张嬷嬷连忙拉住两个丫头,示意她们不要冲动。在这国公府,可不是她们能放肆的地方。
赵倾洛依旧保持着恭敬的姿态,仿佛没听到楚二夫人的讥讽。她缓步上前,将早已准备好的茶盏放在案几上,动作轻柔地斟满茶水。
茶香四溢,是上好的龙井。
“母亲,这是儿媳亲手泡的茶,请用。”她双手捧起茶盏,目光温和地看向楚老夫人。
楚老夫人终于开口,声音沙哑:“你倒是会挑,知道我最爱喝龙井。”
“是张嬷嬷提点的。”赵倾洛如实答道,“她说母亲喜欢清淡的茶。”
楚老夫人闻言看了眼张嬷嬷,后者连忙低头行礼。这位张嬷嬷在学士府时就是有名的明白人,看来是提点过这个新媳妇。
张嬷嬷等人面面相觑,眼中满是焦急。府中下人们虽然站得笔直,却忍不住偷偷打量着堂内的情形。她们看到赵倾洛低垂着头,纤细的手指微微颤抖,显然是在强忍着什么。